最新目录

眼部烧伤患者多种体位眼部护理装置的研制

来源:眼科新进展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0 引言 头面部属于人体暴露部位,遭受烧伤的机会较多。头面部烧伤常伴有眼部烧伤[1]。眼部烧伤可致眼睑外翻,易引起炎症、溢泪、干燥、溃疡等症状,严重眼睑外翻会导致眼睑闭合

0 引言

头面部属于人体暴露部位,遭受烧伤的机会较多。头面部烧伤常伴有眼部烧伤[1]。眼部烧伤可致眼睑外翻,易引起炎症、溢泪、干燥、溃疡等症状,严重眼睑外翻会导致眼睑闭合不全,角膜失去保护和滋润度,可发生溃疡穿孔导致失明[2-3];且眼部烧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,面部其他创面的感染可并发或加重眼部的感染[4]。眼部烧伤伴有其他部位烧伤的患者在治疗时常需采取多种体位,如俯卧位进行翻身床、换药等治疗,此时容易导致眼压增高和眼睑外翻加重,需要给予暂时的眼部加压包扎[5]。眼部烧伤患者康复期有下床活动和通过眼睛与外界交流的意愿。目前眼部烧伤的常规护理为使用眼膏封闭,同时在眼部上方覆盖无菌生理盐水纱布、凡士林纱布或使用医用粘贴膜制作的眼睛保护罩[6-9],或使用输液器包装袋和医用胶布自制的“湿房”[10],或使用一次性尿杯等自制简易眼罩扣在眼球上方保护眼部[1],以达到增加眼周湿度和减少角膜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的目的。Lin等[11]报道,对于眼部烧伤患者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的镇静患者,促进其眼部恢复、避免眼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关键是使眼表保持湿润,可用湿房镜或棉质软绷带来保护眼部,亦可使用特制的隐形眼镜,但隐形眼镜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。从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,上述方法虽然简单易行,却存在以下问题:医用粘贴膜不适用于存在面部其他创面的烧伤患者;覆盖的纱布和自制简易眼罩未达到无菌要求,且容易污染,增加感染风险;覆盖的纱布和自制简易眼罩容易移位,患者体位受限,影响其行动,特别是当患者处于俯卧位时,眼部加压包扎力度不够,调适不便;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眼部长期覆盖纱布,无法通过眼睛与外界交流和下床活动,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;湿房镜的成本高,且不宜消毒和循环使用。因此,很有必要研制一种用于多种体位眼部烧伤患者的眼部护理装置,在不影响烧伤头面部创面恢复的情况下,有效地为眼部烧伤患者的眼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局部护理环境,并满足患者处于不同体位时的需求,以促进患者康复。

图1 眼部护理装置结构示意图

1 设计

1.1 设计思路

临床研究证明,湿房镜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症患者的干燥感、异物感、烧灼感等主观症状,减轻结膜充血、减少眨眼频次等临床体征,增强泪膜稳定性,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[12-14]。眼部护理装置中的镜房即运用了湿房镜原理,可在眼部烧伤的患者眼表形成一个持续密闭空间,增加眼周空气湿度,减少眼周空气对流,稳定泪膜,改善眼表环境。有色遮光镜片则运用了太阳镜遮光原理[15],可为患者眼睛提供光照防护,有效减少进入眼睛的环境光线,降低可见光及紫外线照射强度,从而提供清晰、舒适和持久的功能性视觉。

1.2 结构

眼部护理装置由能为眼部提供密封无菌空间的镜房、过滤强光的有色遮光镜和固定护理装置的固定带3个部分组成。其结构如图1所示。

1.2.1 镜房

镜房包括可与眼部相适配的镜片架、嵌入镜片架的椭圆形透明镜片、连接镜房与有色遮光镜的有色遮光镜卡槽架、连接镜房与固定带的固定带卡槽架。镜片架下面设有镜垫槽、与镜垫槽配套的棉质镜垫,有色遮光镜卡槽架上设有有色遮光镜“凹”形卡槽,固定带卡槽架上设有固定带“凹”形卡槽。

1.2.2 有色遮光镜

有色遮光镜包括有色遮光镜卡扣架和有色遮光镜镜片。有色遮光镜卡扣架上设有有色遮光镜“凸”形卡扣,能够与镜房有色遮光镜“凹”形卡槽进行组合装配,将有色遮光镜固定于镜房上。

1.2.3 固定带

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固定扣、固定带调节扣、固定带固定端、固定带调节端和固定带卡扣架。固定带的两端通过固定带固定扣与固定带固定端相连,固定带固定端固定于固定带固定扣上,固定带调节端和固定带调节扣共同协作,可实现固定带松紧度的调节。固定带卡扣架上有固定带“凸”形卡扣,能够与镜房固定带“凹”形卡槽进行组合装配,将固定带固定于镜房上。

1.3 材料

有色遮光镜片选用树脂材料,质量较轻且不怕碰摔,便于保管。镜垫和固定带选用棉质材料,质地柔软,便于更换,适于接触皮肤,避免对面部其他创面造成二次损伤,舒适度好。装置其他部分均选用塑料材质,质地轻盈,易于成型制作,便于固定和消毒。

文章来源:《眼科新进展》 网址: http://www.ykxjzzz.cn/qikandaodu/2021/0121/394.html



上一篇:眼科、眼镜交互渗透 仪器设备更接地气
下一篇:日常预防青光眼的科学小办法

眼科新进展投稿 | 眼科新进展编辑部| 眼科新进展版面费 | 眼科新进展论文发表 | 眼科新进展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眼科新进展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